长白山管理委员会信息公开专栏 >> 长白山池西区管委会 >> 政府信息公开基础平台

索  引 号: 79114715-5/2020-00064
分  类: 政策文件 ;  通知
发文机关: 池西区管委会
成文日期: 2020年12月30日
标      题: 关于印发《长白山保护开发区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附解读)(转发)
发文字号: 长管办发〔2020〕22号
发布日期: 2021年01月15日
索引号: 79114715-5/2020-00064 分  类: 政策文件 ;  通知
发文机关: 池西区管委会 成文日期: 2020年12月30日
标  题: 关于印发《长白山保护开发区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附解读)(转发)
发文字号: 长管办发〔2020〕22号 发布日期: 2021年01月15日
 

关于印发《长白山保护开发区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管理(暂行)办法》

的通知(附解读)(转发)

长管办发〔2020〕22号

各区,机关各部门,各直属企事业单位,驻区各中、省直部门和单位: 

  《长白山保护开发区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管理(暂行)办法》已经长白山党工委2020年第20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长白山管委会办公室 

2020年12月30日 

此件公开发布

长白山保护开发区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管理

(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饮用天然矿泉水(简称矿泉水)资源的保护、勘查、开发和管理,保障矿泉水资源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促进矿泉水产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吉林省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开发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内矿泉水资源勘查、开发、保护和管理。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矿泉水是指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的、未受污染,含有一定量的矿物盐、微量元素或者二氧化碳的地下水。 

  第四条 矿泉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侵占、破坏或者污染。 

  第五条 矿泉水资源勘查、开发和保护,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开发、有效保护的原则。 

  第六条 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等各类保护地内以及生态红线一类管护区内从事矿泉水资源的勘查开采活动。 

  第七条 长白山管委会规划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水利、林业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配合矿泉水保护管理中心做好规划管理区内的矿泉水勘查、开发和保护监督管理。 

  第八条 长白山管委会的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矿泉水资源保护管理中心应会同有关部门,编制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矿泉水资源勘查、开发和保护专项规划。 

  第九条 从事矿泉水勘查评价工作,必须取得勘查许可证。 

  第十条 矿泉水勘查评价工作,应当按照国家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和有关勘查规范进行。 

  第十一条 禁止勘查评价人工揭露的矿泉水,以及单泉或泉群天然流量小于1100m³/d的普通类型矿泉水和小于100m³/d的稀有类型矿泉水。 

  第十二条 矿泉水资源未经过鉴定的,不得以矿泉水的名称进行开发。 

  第十三条 开发利用矿泉水,必须依法取得采矿权许可证。 

  第十四条 经鉴定的矿泉水水源不得生产纯净水等非矿泉水饮品。 

  第十五条 开发利用矿泉水,应当按采矿许可证核定的开采量和矿区范围进行开采。禁止超量或者超范围开采。 

  第十六条 开发利用普通类型矿泉水,最低生产规模为20万吨/年;开发稀有类型矿泉水,最低生产规模为5万吨/年。 

  第十七条 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对已开发利用单泉或泉群天然流量已达60%以上的采矿权人,原则上不得再扩大开采规模。 

  第十八条 新建矿泉水开发企业,应当按照绿色矿山建设;已建成的矿泉水开发企业,应逐步达到绿色矿山建设要求。 

  第十九条 已开发利用的矿泉水,采矿权人应进行长期动态监测,每隔15日应当进行一次流量、水温等动态监测,并建立监测档案。 

  第二十条 已开采的矿泉水水源地,采矿权人应当设立卫生防护区,卫生防护区的设置、范围和要求应当符合《饮用天然矿泉水厂卫生规范》。 

  第二十一条 已取得采矿权的矿泉水水源,由管委会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会同矿泉水保护管理中心对其水质、流量、资源保护和地质环境状况等情况进行监督管理。采矿权人应当如实报告有关情况并提交年度报告。 

  第二十二条 矿泉水水源地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植被,涵养水源。 

  第二十三条 勘查、开发和保护矿泉水资源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由长白山管委会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进行行政处罚,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二十四条 负责矿泉水资源勘查、开发和保护监督管理工作的有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由其所在单位、上级机关或者有关主管部门给予相应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