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管委会关于印发长白山保护开发区落实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吉长管发〔2024〕8号
各区,各相关部门单位:
生态环境局制定的《长白山保护开发区落实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管委会2024年第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长白山管委会
2024年7月10日
长白山保护开发区落实《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23〕24号)和《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吉林省落实〈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吉政发〔2024〕8号),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为建设生态强区,打造美丽吉林的“长白山样板”,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切实提高群众满意度。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主要目标任务
以巩固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为核心,持续管控重污染天气的发生和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突出的大气环境问题为重点,聚焦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协同控制,从源头到末端做到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到2025年,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控制在15μg/m3及以下,全年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不得超过1天;完成氮氧化物(NOx)减排任务。
二、具体工作任务分解
(一)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绿色转型
1. 新建项目严格准入。新改扩建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发展规划、政策,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产能置换等相关项目准入条件,严格执行相关目标控制要求,坚决遏制盲目上新“两高一低”项目。(经发局、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区负责落实。以下均由各区负责落实,不再列出)
2. 实施VOCs源头替代、推动绿色环保产业。实施重点行业低(无)VOCs含量原辅材料替代。抽查抽测生产、销售、进口和使用环节的原辅材料VOCs含量,对超限值的产品、商品依法依规处置。推动绿色环保产业健康发展,加大对绿色环保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生态环境局、经发局、市场监管局、海关、教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优化能源结构,清洁能源高效发展
3. 大力推广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结合我区实际,充分利用我区地域各类资源,助力推进“陆上风光三峡”“山水蓄能三峡”等项目建设,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比重。增加省内自产天然气生产供应,积极引进域外气源,多渠道补充气源增量,新增天然气优先保障居民生活和清洁取暖需求。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17.7%左右,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30%左右。(经发局、住建局、生态环境局、农业水利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4. 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实行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管理,严控煤炭消费增长。持续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严把环境准入关,原则上不再新增自备燃煤机组,鼓励支撑电源项目建设,支持自备燃煤机组实施清洁能源替代。对支撑电力稳定供应、电网安全运行、清洁能源大规模并网消纳的煤电项目及其用煤量应予以合理保障。(经发局、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5. 持续整合燃煤锅炉。燃煤供热锅炉替代项目纳入城镇供热规划,推进热力管网建设,研究依托大型工业企业开展远距离供热示范,淘汰管网覆盖范围内的燃煤锅炉和散煤。持续保持燃煤小锅炉“零基数”。(经发局、生态环境局、住建局、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6. 推进清洁取暖建设。鼓励积极申报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城市,强化商品煤质量监管,防止散煤复烧。(经发局、财政局、市场监管局、生态环境局、住建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优化交通结构,发展绿色交通体系
7. 优化调整货物运输结构。结合我区实际推动大宗货物中长距离运输优先采用铁路运输,短距离运输优先采用封闭方式,推进短途煤炭“公转铁”。结合运输体量实际需求加强铁路专用线和衔接设施建设,强化用地、验收投运、运力调配、铁路运价等措施保障。(交通局、经发局、规划资源局、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8. 加强移动源监管。强化新生产货车监督抽查。加强重型货车路检路查和入户检查。全面实施汽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和机动车排放召回制度,持续开展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和汽车排放性能维护修理企业的监管执法行动。规范货运车辆集中通行路段和行驶车辆监督管理。提升机动车清洁化水平,结合实际适时推动发展零排放货运车队。(公安局、生态环境局、交通局、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9. 强化非道路移动源综合治理。加快推进企业内部作业车辆和机械新能源更新改造。加快老旧型铁路内燃机车淘汰。到2025年,基本消除非道路移动机械“冒黑烟”现象,基本淘汰第一阶段及以下排放标准的非道路移动机械;年旅客吞吐量500万人次以上的机场,桥电使用率达到95%以上。(生态环境局、公安局、交通局、经发局、农业水利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0. 全面保障成品油质量。加强成品油进口、生产、仓储、销售、运输、使用全环节监管,坚决打击将非标油品作为发动机燃料销售等行为。开展货车、非道路移动机械油箱中柴油抽测,溯源追究相关主体责任。(经发局、市场监管局、商务局、公安局、生态环境局、交通局、海关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强化面源污染治理,提升环境管理水平
11. 持续做好秸秆全域禁烧。坚持秸秆全域禁烧政策不变,持续推进秸秆“五化”利用模式,按照饲料化为主,肥料化、能源化为辅,原料化和基料化为补充原则,提升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压实禁烧监管责任,组织好秸秆离田工作,保障我区农作物秸秆100%离田,到2025年,秸秆综合利用率力争达到100%,持续保持全域禁烧“零火点”总目标。〔农业水利局、经发局、公安局、住建局(综合执法)、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2. 深化扬尘污染综合治理。规范施工场地、工业企业堆场料场和城区道路、裸地扬尘污染管理,建立管理台帐。将防治扬尘污染费用纳入工程造价。建成区主要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90%以上。〔住建局(综合执法)、生态环境局、交通局、农业水利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3. 推进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全力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并将修复治理延伸至矿山建设、生产、运输等环节,推动矿区整体环境显著提升。对污染治理不规范的露天矿山,依法责令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达标的矿山,根据安全生产、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等要求依法关闭。(规划资源局、生态环境局、应急局、农业水利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强化多污染物减排,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
14. 强化VOCs全流程、全环节综合治理。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医药、油品储运销等行业为重点,针对有机液体储罐、装卸、敞开液面、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废气收集、废气旁路、治理设施、加油站、非正常工况、产品VOCs含量等10个关键环节持续开展排查整治。(生态环境局负责)
15. 推进大型燃煤锅炉污染深度治理。加快推进大型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做好项目谋划,强化改造过程联动监管。到2025年,65蒸吨/小时以上的燃煤锅炉基本实现超低排放,污染治理设施稳定运行,达标排放。(生态环境局、住建局、市场监管局、经发局、财政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6. 确保工业企业全面稳定达标排放。全面开展锅炉简易低效污染治理设施排查,推进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强化治污设施日常监管,确保达标排放。生物质锅炉氮氧化物排放浓度无法稳定达标的,加装高效脱硝设施。重点涉气企业逐步取消烟气和含VOCs废气旁路,因安全生产需要无法取消的,安装在线监控系统及备用处置设施。(生态环境局牵头,经发局、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7. 开展餐饮油烟、恶臭异味专项治理。合理规划餐饮项目布局,持续深化开展餐饮服务业油烟污染治理,加强部门联动,因地制宜解决人民群众反映集中的油烟及恶臭异味扰民问题。〔住建局(综合执法)、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8. 推进大气氨污染防控。加强氮肥、纯碱等行业排查整治,强化工业源烟气脱硫脱硝氨逃逸防控,逐步将氨逃逸列入监测范围,加强重点单位在线监测建设。(生态环境局、农业水利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加强机制建设,完善大气环境管理体系
19. 实施空气质量达标管理。各区空气质量未达标的需编制实施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并向社会公开。达标的则按照达标管理模式,巩固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生态环境局负责)
20. 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按照省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相关要求,统一执行省下达的工作指令,做好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切实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污染共治,共同应对大气污染物传输。(生态环境局牵头,长白山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21. 完善重污染天气应对机制。按照省统一要求健全重污染天气应对体系,修订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结合我区行业企业实际情况,规范企业绩效分级管理流程,鼓励自主提升绩效等级。实施应急减排清单动态更新管理,结合排污许可制度,确保涉气企业全覆盖。(生态环境局牵头,长白山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加强能力建设,提升执法监督
22. 提升大气环境监测监控能力。配合省级做好空气质量、气象遥感大气监测、空气质量精细化预报能力提升建设。做好各区空气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点基础设施的保障工作,加强站点检查巡查,确保稳定运行。及时掌握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按月公开环境空气质量。(生态环境局、气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3. 强化大气环境监管执法。按照省统一要求拓展非现场监管手段应用,加强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运行监管,加大对排污单位和社会化检测机构的监督抽查力度,依法打击作假行为并按要求向社会公布,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生态环境局牵头,公安局、政数局、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4. 加强决策科技支撑。配合省级对臭氧污染进行快速精准溯源,开展沙尘天气过程发生发展机理研究。到2025年,按省统一要求完成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教科局、生态环境局、气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5. 积极谋划项目,发挥财政金融引导作用。协同推进减污降碳,积极谋划大气污染防治项目,争取各级各类资金,借助基金、债券、融资等金融工具,吸引更多金融资本和民间投资流向污染防治项目。财政部门要合理调度资金,将大气污染防治资金摆在优先位置。(财政局、经发局、生态环境局、住建局、交通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总体工作要求
形成各级管委会负总责,生态环境部门统筹协调,各有关部门推动落实、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宣传,营造持续巩固提升环境空气质量的良好社会氛围。各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本实施方案工作要求和时间节点,研究具体工作措施,有力有序开展各项工作,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持续擦亮“长白山蓝”标志性名片。(生态环境局牵头,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